這次報名了富洋生態公園的導覽員解說活動,
上次來這邊純粹是爬山行,這次跟著導覽員的說明,
感覺好像聽了一場歷史故事,還有很多生態和保育的事。
這位就是今天的導覽員伯伯,親切的解答我們這群業餘登山客的疑問,
還有提到很多有趣的民間故事。
隨行的小朋友撿到秋蟬,聽著他如數家珍的說明,
真是隔行如隔山,聽得J覺得好生佩服。
接下來導覽員說的這棵樹,可大有來頭喔~~烏桕樹
別看這小小的烏桕種子,在秋冬它是鳥類的食物,還可以拿來做蠟燭。
烏桕的菱形葉很特別喔。
說著,解說員拿起箝子,一點火,真的馬上就燒起來了
而且可以點很久呢~~
他說:
這種樹不但能當染料、提供果實給小動物食用、種子的外皮可以提煉蠟燭、
樹的質地硬,可當各種家具 ... 等等。真可謂是中國人搬遷必備的樹呀。
裂瓣朱槿
造訪當時軍事重地搬運彈藥的古梯,
相傳這些石梯原本都是台北城的城牆,拆下來之後搬運到這邊的,屬於沉積岩。
滿佈的青苔,更加感受到年代的久遠。
忍不住回首,企圖感受一下當時台北的風華。
這些是松鼠磨牙後的種子棉絮,一根根棉絮其實都是一顆顆種子。
守護這片保有自然生態的園區,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呀。
很像喇嘛教的天珠,其實是一種寄居在毛毛蟲身上的幼蟲慢慢侵蝕對方後的結果。(懸繭蜂的蛹)
這則是很多合併在一起的,在在道盡食物鍊雖是殘忍卻也是維持生態必要的一環。(懸繭姬蜂)
同時也認識了,生物分有動物界、植物界,現在真菌也自成一界,躍居第三界。
菇類就是屬於真菌繁殖的一種
沒看過木耳,也吃過木耳吧,像不像木頭長了耳朵??
這次的導覽活動,雖然過程中一直下著雨,但我們還是因此學到許許多多寶貴的知識,
真可謂是生而有涯,知也無涯 ...,更應該去謙虛地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,
人類雖謂為食物鍊的最上層(沒有天敵),卻成了所有動植物最大的天敵,
讓我們都盡一份保育的心力,讓大自然的生態能永續循環、生生不息。
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相關小檔案
交通方式 -> 點我
義工解說導覽資訊
在每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早上九時,採預方式提供團體及民眾導覽解說服務。
預約導覽服務請洽:
青年公園管理所(02)2700-3830
荒野保護協會(02)2930-3193
http//www.sow.org.tw